1954年,青岛啤酒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迈向国际的中国啤酒品牌首次登陆香港。香港向来有 “世界名牌橱窗”的美誉,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名牌,都喜欢在这里“露露脸”、“亮亮相”。正值建国后不久,外界的经济封锁使得国内主要的工业企业都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一些外国人常常借此嘲讽中国人造不出好啤酒,出口到香港的青岛啤酒也被套上了“黑袋子”。
青岛啤酒一到香港,便遇到了立足香港多年的国际知名品牌的阻击,尤其是当时著名的荷兰啤酒品牌“三马头”。但当时摆在中国酿酒人面前的是一个惨痛的现实:经过漂洋过海的长距离运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销售,国产啤酒很快会出现絮状物沉淀,而荷兰啤酒“三马头”就不存在类似情况。面对这样的现实和海外对国产啤酒的质疑之声,青岛啤酒代表的中国啤酒行业能否冲出一条血路,为中国啤酒行业正名?为“中国制造”正名?青啤人立志发起一场“国啤保卫战”,捍卫中国啤酒的尊严和荣誉。青啤人把这场战役称为中国啤酒的“上甘岭保卫战”。
这场战役的总指挥正是时任青岛啤酒总工程师的吴赓永。这位现年84岁的老人是中国啤酒行业闻名海内外的酿酒大师。当时,总工程师吴赓永与工人、技术人员签下了“生死状”,提出“不提高啤酒质量,不杀回"三马头"决不罢休”的口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查清问题原因是保质期太短。经过几万次试验分析,麦香浓郁、口味醇正、保质期长的青岛啤酒终于诞生了!青岛啤酒的质量水平提升到了国际同行的前列,并一举击败“三马头”,赢得了“国啤保卫战”的全面胜利,占领了香港市场。由于保质期的延长,青岛啤酒也被送上飞机、轮船,行销到更远的美国、欧洲等地,跨入了世界名酒的行列。
由于这一技术难题的攻克和 青岛啤酒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国家轻工部把青岛啤酒的酿造经验总结提炼为《青岛啤酒操作法》,不但在全国啤酒行业大范围推广,而且被定为行业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青岛啤酒的贡献让中国啤酒行业从此上了一个大台阶。
现在,中国啤酒产量已经连续几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越走越快。正如啤酒一代宗师吴赓永先生一生的心愿:让所有喜欢青岛啤酒的朋友,都能喝到口味统一、麦香纯正的啤酒,让中国啤酒走出国门,征服世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酒展网-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的所有文章,均为酒展网-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酒展网-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酒展网-酒水展会糖酒会酒展糖酒会酒博会)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